上星期五小Bon跟A一起去新加坡員工旅遊,我跟小閱寶留守台灣
第一天超級不習慣~身邊少了A跟小甭哥一直講話好安靜喔!
但是第二天之後覺得異常的輕鬆耶!只帶一個小孩怎麼那麼簡單啊?
不過我想這應該僅止於不只生一個的媽媽才會有的感受啦!
這幾天覺得自己更了解小閱寶~突然很享受這種偽單親的生活(撥瀏海)
因為可以好好的獨享小閱寶的愛更能好好感受他所有的情緒。
(爸爸也說他很享受獨享小甭哥的日子,我們決定以後要交替出國XD)
對小閱寶來說,一出生就有BonBon分享爸媽
我們一開始擔心Bon的情緒,反而會不小心忽略小閱寶~
對他的專注度跟耐心就會減少(什麼都分一半給哥哥),我盡量努力做到最好~時時提醒自己
但,我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。
前天晚上,我幫小閱寶刷完牙之後把漱口杯放在桌上,請他自己挑好繪本準備講故事睡覺
結果他挑好之後又突然去桌上抓別的繪本,就把漱口杯打翻裡面的水弄的桌上繪本都濕
我當下口氣不太好且有點兇的說:小閱寶!你看你啦~桌子都濕了!吼~要睡覺了媽咪還要整理我會被你氣死耶~(有點怒)
閱突然大哭:鼻要~(哭得好悽慘)
我兇完他的當下馬上就後悔,一看到他哭我更是心疼
立刻緩和口氣的指著桌子:閱寶~你看桌子都濕答答的書也都濕了,這樣我要整理完才能講故事!媽媽不是故意要兇你的~
閱稍微停一下之後還是哭哭
我抱著閱問:是不是媽咪太兇了?
閱:係~(一臉小媳婦狀)
我:對不起~媽咪只是著急所以講話大聲一點不故意要兇你的,不要哭了!媽咪擦完桌子講故事給你聽好嗎?
閱點點頭之後就停止哭泣,乖乖等我收拾好講睡前故事
我:那你要跟媽咪說什麼?
閱:對不起!(我緊緊的抱住他親了他一下)
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後母,怎麼對兩歲的孩子發脾氣,尤其在他並不是故意的狀況下
當他睡著後我檢討自己,平常當兩個孩子吵翻天的時候,如果當天又忙又累,
脾氣就忍不住牙起來,忘記要傾聽孩子的聲音,忘記要多一點耐心對他們。
尤其是職業婦女,下班之後身心已經很疲憊,每天趕著接送小孩,下班後更是一場硬仗
這幾天,我回到只有一個孩子的生活,全心全意focus在小閱寶身上,
我重新體會到對孩子來說,父母親願意傾聽的心真的很重要!
(理論大家都知道,真正要實踐時常常會忘記)
尤其是剛學會講話的孩子,他們正在用他們目前僅有的字彙,
努力的擠出話來讓你了解他們想表達的~
如果父母表現出不耐煩或是根本沒在聽,孩子或多或少會感覺受傷~
耐心真的好重要啊!!!!
隔天一早小閱寶換完尿布之後突然坐在地上哭~
(題外話之小閱寶的身材好精實唷~曬的黑黑的好帥!不虧是我的小鮮肉)
一開始不知道他在哭什麼?我幫他換完尿布正在洗手
(另一題外話:大一整身的粉紅色黃金甲,昨天吃太多火龍果大到衣服都ㄍㄡˊ到惹T.T)
我:怎麼啦?
閱:鼻要鼻要幫忙~(持續大哭)
我:閱閱~沒有哭媽咪才聽得懂喔!
閱:鼻要~(然後繼續大哭)
我突然想起來剛剛請他自己穿褲子,然後把衣服放在旁邊,我看他褲子穿好了
於是我問他:要媽咪幫忙穿衣服嗎?
閱突然停止哭泣:幫忙
原來是他自己趁我洗手丟尿布的時候試著自己穿衣服,但是穿不進去很沮喪所以在哭
我幫他穿好之後對他說:閱寶,沒關係多練習幾次就會了喔!
他就很開心的去穿鞋準備出門。
常常提醒自己,快爆炸時記得,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~
每次孩子哭或是吵架時都是在考驗自己
我必須承認這兩個孩子讓我人生改變非常非常的多~
讓我多了耐心、多了才藝(烘培、團購)、還多了肚子 哈哈哈哈哈!
這幾天在想,我們教育孩子凡事要學習"等待"的同時,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到?
每每總是催促孩子動作快一點,吃飯快一點,穿鞋子快一點,出門快一點....
但是當他們要我們幫忙或是陪伴的時候,我們卻常會說"等一下"
孩子在配合我們的節奏時,同時也慢慢失去了自己的發展節奏~
到底什麼時候該等待,什麼時候又該快一點呢?
我們是不是就是阻礙他們建構自我內在心智的兇手呢?
前兩個星期開始,小閱寶每天出門回家都要幫忙開關鑰匙包,
一開始我很擔心他被鑰匙割到手,請他還給我~
但是他很堅持要自己拉拉鍊跟拿鑰匙,我靜下心來觀察他,其實他做得很好,
無形中,他從拉拉鍊拿鑰匙跟收鑰匙的動作,也訓練了手指的小肌肉,
從一開始沒辦法獨立完成,邊哭邊要我們幫忙到最後可以自己完成,
每一次成功完成動作,他都會露出開心得意的表情,我感受到了(抱)
我會稱讚他好棒棒!之後,這個變成小閱寶的專屬工作了XD
錄下一段他練習一周之後的影片,現在他已經可以獨立完成這件事情~
我想,如果當初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,想要快點出門想要快點進家門,不想等他
剝奪他想做這件事情的權利,那我也看不到他開心有成就感的表情了。
寫下這篇文章只是要提醒自己,多點耐心,多聽聽孩子的聲音,多了解孩子,
而非只是因為自己當下的方便要求孩子配合!或是加入了自己過多的情緒,
但是適時的檢討與調整自己,這樣對於親子關係有益無害~
好幾次看到有媽媽在路上大吼大叫,然後狂罵小孩,我看到孩子的表情,
不是充滿恐懼就是眼神放空~要嘛就是很怕要嘛就是被罵習慣了無感。
我便會提醒自己,不要成為讓孩子害怕的媽媽!
多一點點的耐心與關心,打罵一時有用,溫柔的堅定才是最有用的方式~
以下是羅寶鴻老師曾經分享過的文章"催處孩子會有什麼影響"
我覺得很實用,分享給大家!
『催促孩子會有什麼影響?』以下是一則在幼教夥伴的教育社團裡面回覆的一個問題: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問:請問是不是有一篇關於不要催促孩子的文章呢?我剛剛爬文沒有找到晚上幫孩子洗澡的時候即將在下...
Posted by Henry羅寶鴻 老師 on 2015年6月2日